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公司总经理杭金亮

姓名:
杭金亮
民族:
汉族
籍贯:
北京顺义
出生日期:
1960年
工作单位:
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开发公司
职务:
党委书记、总经理

杭金亮始终恪守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严于克己奉公;多年基层领导工作的实践,使他摸索出一套把握全局、统筹规划的工作方法,加之他始终以“地区经济发展”为主线,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同时以开拓创新的锐气及服务奉献的人格魅力,带动感染他所领导区域的每一个人,因而,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杭金亮都能作出显著成绩。

——援藏三年,尼木县经济有了质的飞跃

1998年,杭金亮受北京市委组织部委派,赴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任县委书记。对于初次入藏的内地干部来说,高寒缺氧已是很大挑战。同时,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随时随地都可能从天而降的生命威胁,更是长期在内地工作的人难以想象的。进藏第一年的一天,杭金亮与尼木县县长一起从拉萨城区开完工作会后,返回尼木县,途中忽降大雨,遇泥石流,驶过中尼公路雅鲁藏布江路段某处,路面突然塌方,眼瞅着前后两辆车瞬间被40多米的塌陷分隔两头,一周后,县长才回到尼木县城。诸如这种瞬间决定生死的险事,杭金亮经历过不止一次。

援藏三年,杭金亮始终遵循“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当时的尼木县,是西藏最不稳定的三个县之一,作为县委书记的杭金亮,在确保稳定的同时,还要带动全县经济尽快发展,他深感作为一名援藏干部肩上责任重大。他东奔西走,体察民情,四处寻求挖掘尼木县可发展潜力,并果断提出发展意见。看到藏民困顿的生活,他几乎夜不能寐。号召全县干部,帮扶贫困家庭,在任三年间,尼木县在农牧业、工业、服务业几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县域环境发生了巨大改观,人民生活水平及综合经济实力很快就有了为人瞩目的提高。

当年北京市34名援藏干部中,杭金亮是唯一荣获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完成援藏工作回京时,尼木县人民流着眼泪自发地站满街道两旁送别,这一场景至今依然铭刻在杭金亮心上,激励着他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要切实履行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

——审时度势,为空港开发区注入新的理念

2004年3月,杭金亮担任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总经理,负责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监管、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全面工作。

此前,从西藏回到内地的杭金亮,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2001年到2003年,他担任顺义区高丽营镇党委书记,着力打造生态镇,实现了由低效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的转变,使高丽营原有的镇域工业区迅速上升到全区前列,在短短两年时间,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当高丽营镇百姓听说杭书记要调走时,真诚地说:“杭书记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书记,我们真舍不得让他离开高丽营”。

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与高丽营镇虽都在顺义区,但地区发展状况却千差万别。后者是以一产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前者却是已历经十年发展、较为成熟的经济开发区。如何才能使曾经发展迅速并日渐成熟,此时正面临“园区制造型企业占主体,科技含量不高,土地资源紧缺,发展空间有限,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诸多问题的开发区再度发展起来,成了摆在杭金亮眼前的首要难题。

低调上任的杭金亮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到各个部门了解真实情况,倾听入区企业干部员工心声。经过一系列的走访调研,他发现一些已有企业的部分土地和厂房闲置,不但浪费宝贵资源,又拖累了开发区的整体发展。面对这一情况,杭金亮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方略。

1、“无地招商、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使开发区突破了瓶颈,实现了集约发展。

空港经济开发区,是1994年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市级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分为A、B两区。A区位于京密公路东侧,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B区位于京密公路西侧,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经过十年的发展,这里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这种情况下,杭金亮提出“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建设集约型工业区,注重盘活企业二期预留地,发挥土地最大价值,推动园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路。盘活二期预留地,就是对一些企业到期应建而未建的土地进行整合,使这部分土地尽快产生效益。在这种思路引导下,仅2004年,开发区就盘活8家企业二期预留地,总面积241亩,吸引优质投资近10亿元。

专门从事手机研发制造的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2004年决定建设新工厂并增加3条生产线,向开发区提出购地计划。当时园区土地资源十分紧张,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杭金亮发现索爱公司隔壁的公司恰恰是为其提供生产零配件的企业,尚有闲置土地20亩和空余厂房。于是他果断提出,如果两家企业能够实现并购,既满足了索爱扩大生产的需求,又盘活了区内闲置土地。于是便想方设法组织双方协商洽谈,最终成功实现并购。盘活后的土地,年产值近300亿元,纳税近1亿元,吸引就业达1万人。此外,在杭金亮的精心谋划下,2005年开发区通过腾笼换鸟,还吸引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这一知名企业,到2009年纳税额达6500万元。

自2004年以来,空港开发区一共盘活40家企业,盘活土地近700亩。这种去粗取精、腾笼换鸟的土地利用模式,促进了空港开发区的迅猛发展,2004年园区纳税9亿元,到2006年就迅速翻了一番,达到18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国开发区科学利用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圆满完成村庄拆迁工程,拓展发展空间

2005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空港开发区将B区规划范围内仅存的一个自然村吉祥庄村拆迁。杭金亮不止一次地对下属说:“要记住,老百姓失去的是家园,我们要换位思考,把该履行的职责履行到位,如果有人来找,肯定是出现了他们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绝不能对立;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思考问题一定要从群众出发”。他从来不躲来找的人,只要他在,必与之见面,必心平气和,拉家常,问损失,想百姓所想。整个拆迁过程,杭金亮始终亲自督阵、把关。在拆迁的攻坚阶段他与拆迁一线人员共同坚守,连续奋战15天,风餐露宿,顿顿盒饭,最后几天一干就到夜里两三点钟。

杭金亮说:“拆迁村庄、开发土地不仅要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更要惠及民生,要让失地老百姓业有所依、居有其屋、老有所养”。最终,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拆迁居民都很满意。

拆迁腾出2500亩土地后,杭金亮提出对土地整体利用,吸引文化创意等高端高效产业。他聘请专业公司对土地进行高标准规划定位,注重吸引对区域经济贡献大、拉动力强的企业入驻,引进像宝洁研发中心、长城华冠汽车研发公司等高端企业,到2008年,开发区的税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又翻了一番,一举突破38亿。

3、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履行开发区社会责任

2008年,空港开发区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与距A区十六公里外的乡镇合作,建立C区,依托空港开发区品牌的辐射力,带动周边及区域经济的发展。2009年,开发区投资2亿元,仅用一年就完成C区1平方公里的市政基础建设,引入6个项目,实现税收2879万元,带动了乡镇经济发展,更加速了乡镇的城市化步伐。品牌带动战略不仅提升了空港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开发区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也再一次展现了杭金亮前瞻性的判断与决策能力。空港品牌经济彰显的同时,空港开发区在捐资助教2500万元的基础上,自2009年每年投入100万元帮扶贫困学子。在金融危机的严冬中,开发区为市总工会“暖—2010爱心互助大型义演”一次性捐款10万元,开发区的社会责任也在彰显。

——全方位促进自有企业水平提升

空港开发区管委会自成立之日起,就有自己的企业,随着开发区规模的不断成熟、壮大,这些企业显得小、多、散。杭金亮自上任之日起,就一直努力对这些企业加以整合,并最终整合为现在的四大集团:空港股份,物业集团,亿兆地产,天恒房地产。其中空港股份还成为上市公司。四大集团自组建后,每年的经济效益均以两位数递增,2009年集团总资产达40亿元。以发展的前瞻眼光,杭金亮打造了开发区从土地一级开发到物业综合服务的一条龙全产业链式的集团化、市场化经营体系。

——以公仆情怀营造和谐开发区

出身普通、从基层干起,这是杭金亮经常提起的两个事实。这种来自基层的“真实感触”,使他清楚地知道员工“最需要什么”。他为人亲和,低调,凡事想得仔细周到。一员工母亲不幸得了绝症,来北京诊治,他亲自联系医院;员工夫妻两地分居,他像操心自家事一样,忙前忙后,先后解决了七八对夫妻分居问题;对待外地来京工作的大学生,他更是多方照顾,没房住,他帮助解决住房问题;要结婚,他给操持集体婚礼。对于外地员工他格外关照,他常说:“父母养育你们不容易,一年难得有几天在老人身边尽孝,春节就多陪他们几天吧”。在基层的摸爬滚打和援藏的经历,培养了杭金亮埋头苦干、求知上进的精神,也让他更能深刻体会群众冷暖,全面考虑和顾及员工的利益,自然而然流露了他的公仆情怀。在他的影响下,开发区上和下睦,整个企业洋溢友爱温馨的风气。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eobaike.cn/?id=323

本文 暂无 评论

回复给

欢迎点评

联系我们

站长QQ:263073077

站长邮件:26307307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8:00-18:0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