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男, 1959年10月生于山东高密,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历任山东省高密四中校长,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委主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负责人;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从事教育三十多年来,先后主持语文主题学习、新学校行动研究、中小学育人模式创新等多项课题,取得较好实践效果。先后参与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起草调研组等工作。出版教育著作有《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面向个体的教育》、《学校转型》、《新学校十讲》等,在教育界拥有广泛影响。
2017年6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选举为北京市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人物履历
1980—1995 历任山东省高密四中教师、副校长、校长喜爱学生,也深受学生们喜爱,他们亲切称他“贵爷”
1995—1997 任山东省高密一中校长
1997—1998 任山东省高密市教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兼高密一中校长、党委副书记
1998—2001 任山东省高密市教委主任、党委副书记兼高密一中党委书记
2001—2006 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期间,2003年8月起兼任潍坊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2006—2007 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筹建负责人
2007—至今 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5]
2017年6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十九大代表。
主要作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多种教育著作,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让语文素养融进血液》《一个教育局长的听课手记》等上百篇文章,在中国基础教育界拥有广泛影响。主要教育作品包括:
《教育艺术随想录:学校管理工作手记》,知识出版社,1998年
1991年,李希贵先生以缜密的思考和改革家的胆略,把高密四
中这所普通农村中学改造得名噪齐鲁。当人们已厌倦“应试教育”而对素质教育还处于认识上的初步阶段时,1995年他来到高密一中,在这所已有50年校史的中学深化改革,义无反顾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丰硕成果。1998年12月,全省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现场研讨会在高密一中召开,他的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管理观得到国家教育部和与会者的充分肯定。1998年底,他的这本《教育艺术随想录》问世,这是李希贵先生在教学和管理第一线的长期实践中,勤奋学习、苦苦思索、大胆改革的结晶。
《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研究——语文实验室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本书系李希贵先生在山东省高密一中进行“语文实验室计划”实验成果的总结。该项实验历经六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其全方位、系统性、创新性、可操作性,闯出了一条我国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本书阐述了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阅读书目、教学辅导模式、自修自读以及写作教学等内容。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本书系李希贵先生在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时的呕心之作。全书共分四个篇章,由三条主线贯穿始终。书中用平实的语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将一些原生态的东西呈现给读者,让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共享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在解决过程中的困难和自己最深切的感悟,同时将他对管理的一些独到理解,以及在不同层面上的一些深邃思考呈现了出来。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本书是作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将36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如实地记录下来,这些思考极有价值,为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极好的视角。
《学生第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实给我们的许多校长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以至于使他们战战兢兢的面对着眼花缭乱的“新理念”而迷失了自我。在这一些学校里,看起来,他们是直接服务于学生了,似乎把着眼点也全都放在学生身上了。但是,他们却往往很不理智的抛开了教师。我们需要反思:当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学生第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
在这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中,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和他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
《新学校十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
本书集结了李希贵在“新学校行动研究”启动仪式上的讲话及在历次年会上的发言,从“新学校”的理念阐释到如何诊断学校、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构建互动的领导和管理体系,等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学校、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在李希贵校长和他的教师团队历时多年,精耕细作地进行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改革,带来了学校生态的全面转型,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成为了可能,也让每一位教师在这场变革中找到了更深层次的责任和更崇高的使命。北京十一学校也因此在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这本书首次全面深度揭秘了十一学校这场以课程改革为引领的学校转型的方方面面。
《面向个体的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
一所中学,没有了行政班,没有了班主任,没有了班干部。4000多名学生,4000多张课表,1430个教学班,100多门课程,200余个社团,40余款校服……这是北京十一学校。这些归因于一场静悄悄却震撼人心的改革。多年来,李希贵校长和他的团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调整组织结构,进行各种激动人心的创新。在十一学校,“因材施教”正在落地。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李希贵校长记录了这场改革的心路历程。
主要荣誉
改革经历
这一系列改革被媒体称为潍坊的“教育变法”,受到全国教育界的
5、2006年,李希贵在调任教育部筹建基础教育质量检测中心完成之后,2007年10月到北京十一学校任校长。经过几年的准备和动员,开始进行了十一学校的育人模式和学校转型的综合性改革。
本文由站长原创或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eobaike.cn/?id=158
本文 暂无 评论